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政务>科技信息>详细内容

新能源汽车中美消费者访谈及项目启动会在上海国际汽车城创新港顺利召开

作者: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6-07-29 13:00 浏览次数: 【字体:

7月26日,中美消费者访谈一期成果发布及二期项目启动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国际汽车城创新港召开。

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副总经理曹光宇、能源基金会(中国)交通项目主任龚慧明以及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北京市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中心、加州大学戴维斯中国交通研究中心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发布会。

中美消费者访谈项目是由能源基金会(中国)资助,由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和北京市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中心、加州大学戴维斯中国交通研究中心共同完成。旨在通过对北京和上海新能源汽车用户的问卷访谈研究,了解哪类人群购买了,他们为什么购买、购买后如何使用,有哪些期待。同时,两个城市又分别对不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群进行了访谈研究,重点了解他们不购买的原因。通过这些研究,试图寻找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偏好程度、政策敏感性及其它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因素。通过与美国新能源汽车用户调查研究成果的横向比较,进一步挖掘新能源汽车用户家庭及驾驶者特征、新能源汽车行驶里程和充电地点及时段的特征,为政府电动汽车发展政策战略的制定提供借鉴,为消费者提供公正、客观的信息。为城市下一步政策设计、电动汽车企业产品定位、定价等提供参考。

发布会上,能源基金会(中国)交通项目主任龚慧明表示,2016年还将继续支持北京市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中心和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开展第二期的消费者研究项目。同时,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两家研究中心也将继续一起开展这项研究工作。二期项目的研究将重点聚焦我国的二三线城市。对比分析不同的城市在私人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及市场环境培育等方面的经验、启示和障碍,为二三城市新能源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c21256028ed34ad5a37e48223dbaa8d7.jpg

研究发现:

上海和北京的访谈研究发现: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驱动均是免费牌照或不限购、不限行,主要购车用途均以上下班代步为主,上海新能源车的日均行驶里程均在35公里左右,北京在50公里左右。

研究还发现,北京纯电动汽车用户中首购比例为62.5%,而上海纯电动汽车用户的首购比例仅23%,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首购比例为43%。北京纯电动用户在居住区充电的比例约为43%,而上海这一比例高达86%左右,这与上海2015年7月以后,要求购买电动汽车的用户需要提供充电桩安装证明有关。北京电动汽车消费者谷时(22点-次日6点)充电比例仅33%,而上海高达60%左右。这和上海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有关。中美比较研究发现:在有峰谷分时电价情况下,消费者倾向在谷时充电。

背景资料:

从2009年起,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产销国。汽车产销量的持续增长带来的是能源供需矛盾和愈发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2014年5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明确表示,发展纯电动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发展电动汽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能源和环境战略,是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工信部数据显示, 2009年到2015年中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49.7万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占比超过30%。但从全国分布情况来看,只有43.6%的城市完成上报的示范推广目标。现阶段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主要市场还局限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2015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3万辆,累计销量为40万辆左右。

从上海和北京的情况看,2013年以来均密集出台了多项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相关政策,包括了公共及私人领域的购置补贴、运营补贴、使用补贴、免费牌照额度或不限行不限购等多项利好政策,极大地激发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截至2015年底,上海市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54891辆。其中,私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约是3.5万辆。北京也是如此,截至2015年底,北京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29047辆,私人电动汽车累计推广1.34万辆。上海和北京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居全国前两位。

附录:

1能源基金会(中国)

能源基金会 (中国) 于1999年在北京成立,是致力于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的非营利公益组织,其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机构在中国民政部正式注册的官方名称为能源基金会(美国)北京办事处,业务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能源基金会 (中国) 不断发展成长,资助方也持续增加,截止目前,机构在中国的赠款金额累计已超过2亿美元。

能源基金会 (中国) 的宗旨是推动能源效率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帮助中国过渡到可持续能源的未来。通过资助中国的相关机构开展政策研究、加强标准制定,推动能力建设和传播最佳实践,助力中国应对能源挑战。能源基金会中国的项目资助领域包括建筑节能、电力、环境管理、工业节能、低碳发展、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城市和交通八个方面。

2北京市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中心

北京市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中心成立于2012年6月13日,是一家致力于促进资源节约、改善空气质量、应对气候变化的科研机构,主要开展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战略、规划、政策的研究;编制本市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标准;承担本市交通行业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分解以及节能减排检测、统计、检测、评估等方面工作;开展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政策宣传、技术推广、交流与合作等相关工作;开展新能源汽车发展策略研究、大数据中心建设,消费者调查、运营特征评价、充电设施需求分析等相关工作。

3、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

成立背景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 (以下简称数据中心)于2014年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文批复成立并负责业务指导、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批准成立的非盈利组织(独立法人)。由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上海交大教育发展基金会以及上海市嘉定区光彩基金促进会四家单位发起成立。

中心定位

围绕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全方位大数据采集、研究与咨询。提供政府、产业所需的,有洞察力的分析研究报告和独特视角的数据产品。开展跨行业、跨区域的合作,在决策咨询和数据产品两个层面不断持续创新,成为新能源汽车数据采集、决策咨询与评估论证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与品牌知名度的研究机构。

服务能力

1、采集监测和研究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及相关公共数据

2、为全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制定与评估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网络规划提供咨询服务与决策依据

3、开展消费者驾驶行为与充电行为的研究

4、为机构企业提供基于大数据的有洞察力的咨询服务

5、定期编制发布具有数据支撑的分析研究报告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