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再结硕果
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嘉定产业基地揭牌,签约共建中科神光激光产业园、安亭·环同济创智城、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应用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中心、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超声技术工程中心,签署院地(校地)合作协议。3月1日召开的嘉定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暨2017年嘉定·高校科研院所座谈会上,院地(校地)合作再结累累硕果。
会议总结一年来深化院地合作、共同推进嘉定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的相关情况,明确下阶段的工作目标。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朱志远,嘉定区领导马春雷、章曦、许谋赛、刘海涛、周金林、沈华棣、董依雯、周文杰、傅俊,以及20多家科研院所、高校负责人出席交流座谈会。
“院所高校很给力,嘉定很努力!”区委书记马春雷在座谈中指出,长期以来,嘉定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区域发展的强大源动力,持续深化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全力服务好重大战略科研项目,积极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他表示,下阶段,嘉定将进一步坚定既定发展思路,持续深化完善专项规划引导-院所创新突破-企业转化应用-特色园区承载-产业基金支撑-创新人才驱动-政府精准服务的科技创新工作闭环,着力打造自主创新产业化引领区、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宜业宜居的现代化科技城。
“‘科技牌’打不好,我们的产业转型就是假象。”马春雷指出,重点要打通“最先一公里”,营造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的环境;打通“关键一公里”,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更好地发挥院所和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打通“最后一公里”,完善平台和政策,更好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品牌产品、经济实力。
朱志远表示,科研院所和嘉定区在如何做好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的目标理念上高度一致。在建设的过程中,嘉定要找准自己的路径,一方面,将各种创新资源要素、技术研发体系等有机串起来,形成有效的创新模式;另一方面,在做强现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聚焦四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挥国家级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真正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还要完善宜居宜业的环境,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朱志远表示,科研院所将结合科技供给侧改革,围绕嘉定未来产业转型发展的需求,主动思考,更务实地做好技术研发等各项工作,服务地区发展。
区委副书记、区长章曦介绍了嘉定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相关情况及下阶段工作重点。下阶段,嘉定将加快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同时持续服务好区内重大科研项目建设,推动先进激光应用中心、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上海先进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项目的落地,并通过建立平台、完善“科创30条”政策的操作细则、用好各项产业基金等,推动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新兴产业发展。此外,还将持续推动人才高地建设,继续满足好各类人才的工作、生活需求,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上海光机所等8家高校院所代表,安亭镇等4家街镇代表先后交流发言,介绍各自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
会前,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中科院实验学校、科嘉人才苑、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嘉定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