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政务>科技信息>详细内容

2015上海国际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举行

作者: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5-06-10 08:00 浏览次数: 【字体:

日前,在上海市经信委、金融办、科委、嘉定区政府等有关部门指导下,由上海市嘉定区经委、科委、金融办,上海嘉定工业区、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主办,全通上海金融谷承办的“2015上海国际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举行。围绕新常态下“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金融+全球科创中心”(5+1)主题,邀请业界权威人士齐聚嘉定,畅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未来,共同探讨在举国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大背景下,新型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对上海互联网产业以及建设嘉定金融硅谷所带来的影响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规定需尽快出台,在跑路潮、风险事件频出的情况下,不应该当市场的尾巴。”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夏斌表示,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就是八个瓶子七个盖,打破一个瓶子才可以。在总量一定的货币供应量下,一些地方平台和央企优先占用了资金,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既难且贵。这一现状必须打破,互联网金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很好尝试。
在夏斌看来,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质可以满足百姓小额短期资金需求和供给,弥补现有金融体系制度的不足,通过技术手段来降低成本,利用大数据管理风险,解决信息不对称,技术和金融结合也可以加快货币周转速度,提高效率。
“‘互联网+’将深刻改变中国社会、经济的面貌。”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胡汝银在论坛上表示,当下很多互联网的基础设置还存在分别建设、低水平重复、资费太高等问题。以征信系统为例,就存在着碎片化、效率不高、成本却很高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趋势应该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个人、企业的征信系统。
胡汝银建议,“互联网+”时代,我们的互联网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不应该再以国有企业主导,而是应该去行政化、引入市场化机构。PPP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让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互联网+”带给了人们无限想象空间,互联网金融也构建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空间。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费方域表示,创新需要金融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让创新金融有新的工具,例如众筹等。
“互联网金融本质是金融,是基于互联网的平台金融,核心离不开技术基础。
互联网和金融依赖技术进步,相互促进。”费方域说,互联网金融未来将成为金融的新常态。
而在中科院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刘世平看来,“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是密不可分的:“在我们今天‘互联网+’的基础上,企业要靠什么去吸引客户?去管理风险?这自然就会涉及到高科技,就是大数据。大数据和互联网基本上是离不开的。通过大数据,利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每一个企业,对所要授信的个人进行一个有效的评估,才能做好风险的评估,建立一个完善的征信和评估体系。”上海市金融办地方金融处处长许耀武认为,基于信息产业革命、“互联网+”和金融业改革开放加快的背景,呼唤体现互联网精神的互联网金融,即   用户中心、数据驱动。从客户出发设计产品提供服务;从数据驱动,风险控制、精准营销、趋势预测等体现互联网精神的金融。许耀武还透露,今年三季度,上海将成立全市层面的互联网金融协会。
去年8月,上海市政府公布了《关于促进本市互联网金融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了贯彻落实意见,嘉定区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特色功能区的战略构想,并制定了五年行动方案。目标是到2016年初步建成上海新型金融产业发展集聚区、上海资本市场上市企业总部集聚区和长三角地区配套的专业金融服务集聚区。借鉴美国纽约曼哈顿和新泽西的金融前后台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嘉定的“金融硅谷”,与陆家嘴金融核心区遥相呼应,将“金融硅谷”发展成为陆家嘴的强力后台。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马兴发表示,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必须基于上海已有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在金融方面,必须借助上海雄厚的资本和资金优势,为科技创新者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目前传统的金融机构远远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金融需求,必须依靠金融创新,让创新金融发展壮大起来,并与科技紧密结合,为科创中心的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今年是上海“十二五”规划的收官年,加快“四个中心”建设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前所未有,目前上海金融行业正积极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努力促进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保险交易所、全国性信托登记平台等功能性机构的落地,大力推动ETF期权等金融产品的创新,大力支持互联网金融、并购金融等新金融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健全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
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陈振鸿表示,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因为科技和金融从来都是一对兄弟,中小企业是创新的源泉,而服务中小企业正是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全球科创中心的建设当中,新金融或者说互联网金融完全可以发展和发挥“互联网+”的独特优势,成为助推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的一个动力源。
全通上海金融谷也于论坛当日开园。作为目前上海经信委等主管部门重点扶持的“上海市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和“上海市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全通上海金融谷2013年入驻嘉定以来,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形成了一个以金融服务外包产业为基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金融)为核心、以金融服务为纽带、以资本投融资为 杠杆的创新型、生态型和智慧型创新金融产业服务园区,代表了我国新一代金融产业发展的未来与方向。
嘉定区委常委、嘉定区副区长沈华棣表示,嘉定正在打造创投品牌效应,成立了12亿元的嘉定创投基金,目前已经吸引了1000多家基金和管理公司在嘉定入驻,投资了100多家嘉定企业。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目前全区已有上市企业1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3家,还有一大批的企业在筹备的过程中。嘉定加快金融市场建设,设立了13家小贷公司、6家商业保理公司以及嘉定担保等3家融资性担保机构,并搭建金融发展的载体,依托各个金融园区的建设,包括正式开园的全通上海金融谷,嘉定正在加快互联网金融园的孵化和培育。
来源:《上海金融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