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WA8201000-2016-004 发布机构: 区科委
生效日期: 2016年03月30日 文 号: 嘉科[2016]6号
关键词: 主题分类: 各部门文件

上海市嘉定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嘉科[2016]6号

关于印发《嘉定区“无线城市”建设指南》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6-03-30 浏览次数: 【字体:

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有关委、办、局,街道办事处,嘉定新城、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管委会:

 现将《嘉定区“无线城市”建设指南》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嘉定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6年3月30日

 

 

 

 

 

 

 

嘉定区“无线城市”建设指南

 

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的“无线城市”网络,是在“互联网+”时代下,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服务能力的必经之路,也是嘉定区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造科技创新重要承载区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支撑。为进一步落实《上海市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4-2016)》、《嘉定区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精神,推进嘉定“无线城市”建设发展,特制订本指南。

 

一、建设背景

“无线城市”是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建设覆盖整个城市的宽带无线接入网,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无线宽带上网服务。2007年底,中国大陆首个“无线城市”在嘉定诞生,并成为嘉定的“数字名片”。随着当下无线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移动互联技术日新月异、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延伸,嘉定“无线城市”建设正进入模式升级的新阶段。

嘉定“无线城市”以“聚焦热点区域、突出智慧应用、提高市民感知度”为建设思路,以“市场主导、政企合作、商业运营”为主要模式,逐步构建覆盖全区主要公共场所的无线城市基础网络;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导社会资金和力量积极参与无线城市建设,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最终建成集无线网络、运营平台、应用开发、信息安全、管理运维等为一体的无线城市运营体系,并在政务、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推进基于无线城市的应用创新,进一步助推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市民感知度、满意度。

 

二、建设原则

(一)统一规划,统一平台。嘉定“无线城市”网络以“i-Jiading”为统一标识,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出口”的标准,推动各相关部门、企业,根据嘉定“无线城市”总体规划,在保障安全,实现网络可管理及可运营的基础上,有序推进无线城市的建设与应用。

(二)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在“无线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和基础条件,分批开展试点建设。先期以各类政府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办公区域、以及各类教育场所、医疗机构、行政窗口、民政设施、公用事业网点为重点区域开展建设;在此基础上,逐步在各公交站点、商业街圈、公园绿地、旅游景点、文化场馆、产业园区等公共场所扩大“无线城市”覆盖范围。

(三)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利用市场化机制,逐步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无线城市”多元投资建设运营模式;由政府提供合理的政策、资源和资金支持,鼓励相关企业参与建设运维,兼顾公益服务与运营收益,保障无线城市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保障,注重安全。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管理体制、完善技术手段等方式,推进“无线城市”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网络、应用和管理多层次安全体系,确保各类网上信息、数据资源安全可控,提升政府、企业、个人等使用者的信息安全水平。

 

三、工作内容

(一)推进政府办公区域“无线城市”建设

基于原“无线城市”网络,对区政府综合办公楼、行政服务中心办公楼、区财政局、房地大厦、国资金融大厦(机关办公区域)等政府机关集中办公区域的无线网络进行优化升级,做好“无线城市”品牌的延续与提升。在此基础上,其它各政府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各街镇行政办公场所,应根据嘉定“无线城市”总体规划,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委托具有相关资质及成熟经验的企业,进行办公区域无线网络覆盖新建及升级优化,并纳入嘉定区“无线城市”统一认证与运维管理平台。

(二)开展公共场所“无线城市”建设

各相关部门加大引导力度,依据“无线城市”总体规划,借鉴“i-Shanghai”等公共无线网络建设运营模式,推进公交站点、商业街圈、公园绿地、旅游景点、会展中心、文化场馆、体育场馆、医疗机构、行政窗口、民政设施、科研院所、教育培训场所、公用事业网点、智慧城市地标、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和创意产业集聚区等公共场所“无线城市”网络建设;对原有“无线城市”网络及非“无线城市”的业主自建无线网络进行升级改造,加快纳入嘉定区“无线城市”统一认证与运维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管理。

(三)持续深化“无线城市”服务内涵

根据建设进度,逐步扩大“无线城市”网络的覆盖广度和深度,将“无线城市”网络延伸覆盖至城乡结合地区的主要公共场所,为城乡居民提供便捷优质的无线宽带服务。同时,面向相关企业开放“无线城市”网络平台及接口,鼓励企业探索开发基于“无线城市”网络的民生、经济、社会管理智慧应用和服务,打造基于“无线城市”的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平台,使让市民更便捷地享受全方位智慧服务,提高对智慧城市的感知度与体验度。

 

四、具体要求

(一)遵循整体规划,打造统一网络

在“无线城市”建设过程中,各参与部门、企业都应依据《嘉定无线城市总体技术架构和规范》、《嘉定无线城市无线覆盖规划指南》、《嘉定无线城市无线技术和接口规范》等七项规划标准,以“i-Jiading”作为嘉定“无线城市”唯一标识,共同打造“统一门户、统一标识、统一认证”的品牌形象;技术方面,应以“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出口”为原则,严格遵循现行技术架构和建设标准,参照目前已有的成熟经验,推进“无线城市”基础网络建设。

(二)加快基础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加快推进各政府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办公区域“无线城市”网络建设,各部门、各街镇应根据嘉定“无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加快制定建设计划,重点推进教育、医疗、行政窗口、民政设施、公用服务网点等场所网络建设,并逐步向商圈、公园、交通枢纽、文化场馆、产业园区,以及城乡结合地区等区域进行拓展。

在新建“无线城市”覆盖的场所,必须严格按照统一标准,完成无线热点、通信管线、配套机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在由区科委验收通过后,纳入嘉定“无线城市”统一认证与运维管理平台;对于非“i-Jiading”的各类业主自建公共无线网络,应在区科委及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完成设备及网络升级改造,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纳入“无线城市”网络。

(三)强化信息安全,深化数据运用

在推进网络建设的同时,加强“无线城市”信息安全基础建设,有机整合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技术及信息安全运作,遵照既定的信息安全目标与策略,从硬件、技术、制度等方面强化“无线城市”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形成完整的无线城市信息安全体系,确保基础网络稳定运行,各类数据资源安全可控。

打造“无线城市”信息共享体系,通过统一的“无线城市”接口规范,形成“无线城市”数据资源库;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无线城市”网络运行产生的各类数据进行积累、挖掘、分析,通过区域热力图、用户行为分析等技术手段,分析“无线城市”网络的热点区域、热门应用,为更好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补足民生服务短板提供决策依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主体

嘉定“无线城市”建设由区科委牵头,各相关部门按照“无线城市”总体规划,做好政府牵头“无线城市”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通过市场化运营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建设、运维及大数据挖掘应用。

(二)完善机制,健全管理

通过专题会议、工作例会等形式,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形成有效工作机制,围绕“无线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形成合力;建设过程中,各部门应为无线热点布点、通信管线、机房等硬件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为参与建设的企业进行指导、督促,确保各项工作目标顺利完成。

(三)落实资金,保障建设

由区级财政对区政府各相关部门牵头建设的“无线城市”给予资金支持。各街镇合理落实配套资金,加快推进公共场所“无线城市”建设,优化网络覆盖,同时,通过购买服务、资金补贴等形式,对符合条件的参与企业给予合理扶持。

 

六、参考文献

(一)政策性文件

《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4-2016)》

《上海市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沪府发〔2016〕9号)

《上海市嘉定区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二)标准规范

《嘉定无线城市总体技术架构和规范》

《嘉定无线城市无线覆盖规划指南》

《嘉定无线城市无线技术和接口规范》

《嘉定无线城市系统运行维护指南》

《嘉定无线城市信息安全建设规范》

《嘉定无线城市建设和运营模式指南》

《嘉定无线城市无线应用上线指南》